我要买 我要卖 公司库 管理中心
您好,欢迎来珍珠网! [会员注册] [会员登录]
当前位置 > 首页 > 人才中心
珠宝设计雕刻大师陈世英能“穿戴”的雕刻 让珠宝走进博物馆
版权信息|  发布日期:2014/4/4
     陈世英,世界著名的珠宝设计雕刻大师,十六岁就开始学习中国传统雕刻,1987年开创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雕刻法——Wallace Cut(五面倒影雕刻法),以及后来独创在珠宝设计中融入钛金属的运用。他的设计极具个人风格,大多都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作。他的作品高端、奢华广受欢迎,且多数都只在博物馆中才能得以一见。此次,珠宝之家特邀陈世英大师采访,谈谈他的珠宝艺术,以及收藏艺术!

  陈世英出生于福建,5岁时跟随父母到香港,童年记忆,留给陈世英最深刻的印象是糊口艰难。陈世英小学毕业后就辍学了,跟随雕刻师傅学习雕刻的技艺,但学徒生活是非常清苦的,除了学习手艺还要帮师傅做些本该由保姆来做的杂活,“比如,帮师傅带孩子,还要给师傅端饭甚至洗碗。我觉得很不公平,每个月能拿到的工钱只有几十块,却还要每天花5角钱搭车。”

  陈世英向师傅辞了工,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之路。当时,陈世英一家人住得距离香港旧机场很近,而在尖沙咀有专门卖工艺品的商店,陈世英就每天步行前往尖沙咀去看这些工艺品的工艺,琢磨这些雕刻是如何制作的。“有时候看过后回家了,刚走到一半,发现有些东西我忘记了,就又走回去看,基本上每天都在这条路上往返两三次。”生活是艰苦困顿的,最艰难的时候,买上一条裤子可以穿上好几年,无论睡觉、出门都是穿着这同一条裤子。

  此后,陈世英开始独立进行雕刻,刚开始尝试的题材多是花鸟虫鱼、人物雕像。“刚开始练习时,我对于这些材质非常有感情,每天都在探索这些原料如何进行切割和琢磨。”他尝试了一些大型的水晶雕刻作品,但是这很难寻找到客户,“后来,我明白了,不开发新的技术,我的雕刻事业就没有未来。”陈世英开始转而雕刻小物件,后来,为了能够让这些精美的雕刻物件容易佩戴,走进人们的生活,陈世英开始进入珠宝设计和雕刻的领域,这时候他已经28岁了。“当时,很多珠宝设计师看到我的雕刻作品后,觉得非常漂亮,但是他们却不敢下手将其设计成珠宝,因为不知道要如何去设计。”于是有人建议陈世英说,干脆你自己来设计吧,陈世英因此进入了珠宝设计领域。

       笔者:作为世界著名的珠宝设计雕刻大师,您是怎么和珠宝结缘的?

       陈世英:我十六岁就开始学习中国传统雕刻,早期当学徒的时候,是以中国古典工艺为雕刻基础,用碧玉模仿雕青铜时代的浮雕兽纹,钟鼎文。雕刻珊瑚、象牙,模拟观音,佛像、像征吉祥物的雕刻… 传统的雕刻有其独特的味道,但它们有一个共通点,就是以不透光的材质为素材。所以,当我能够娴熟地掌握当中的工艺后,便开始蠢蠢欲动,希望有所有突破。

        就在这时候,我开始接触西洋雕刻,又发现西洋雕刻的精髓是阴雕,而阴雕所采用的材料就是水晶,因为全透光的、折射度高的材质,最能够将阴雕精妙处发辉得淋漓尽致。于是,我就开始雕刻水晶。因为开始学习的时候,都是从小小的水晶开始雕刻,这些作品都可以作为配饰用的,这也为我日后制作雕刻宝石首饰,埋下了种子。渐渐的,我就开始以透明宝石演绎作品, 从探讨各种宝石特性、硬度、光的感应、到切割打磨工具的开发,各种金属的冶炼及铸造,珠宝制作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让我非常有兴趣,并且越来越着迷。


       笔者:看过您的一些作品,好像很多都具有中国元素,能跟我们谈谈您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吗?

       陈世英:要创作一件能触动人心的珠宝艺术品,艺术家在创作时必须是发自内心的。发自内心的东西,都是美的,因为这必触及精神家乡,而精神家乡在某个文化圈内,是共通的。我是中国人,中国文化就是我的精神家乡。故此,我的作品往往会渗入中国元素,将中国文化和佛道的精神以现代的手法来表现,以现代西方的意象符号来传递我对人生的种种体验,这成为我作品中独有的风格和气质。

        笔者:您是否对蝴蝶有特殊的情感,因为您的好多作品都是围绕蝴蝶进行创作的,比如说“蝶恋传奇”, “我还在飞舞”彩蝶系列,灵感来自中国道家庄周梦蝶的“Butterfly'sDream”等素材都是蝴蝶。

       陈世英:是的,我十分喜爱蝴蝶。蝴蝶,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上喻意深长,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,既代表生死不渝的爱情,亦是浮生若梦的表征,更是庄周大同的化身。另一方面,蝴蝶拥有斑斓夺目的色彩,好比上帝的调色盘,世间一切的色彩尽在蝶翅中,藉此来展现雕刻珠宝的艺术特征,我认为是最好不过。

        笔者:据了解,您在珠宝方面有创造一些独特的工艺和手法,例如您在1987年就开创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雕刻法——Wallace Cut(五面倒影雕刻法)以及钛金属的运用,能跟我们详细的谈谈这两个方面吗?

        陈世英:「五面倒影」是我将雕刻技术融入珠宝艺术创作的第一步,亦是我探索宝石世界的一个突破点。如果用一句说话来形容这种雕刻,我会说这是一次雕刻捕光之旅。雕刻的方法与传统的雕刻方法是完全相反的,每一刀都是逆向思维,配合逆向工艺推进,左即是右、深即是浅、前即是后。配合水晶独有的透明度和折射性,在精密的计算下加以打磨和切割,作品就能出现光影交错,将主题意念充分地展现,形神共存。

        至于将钛金属应用在高端珠宝上,是为了实现「雕刻珠宝」这理念。要将珠宝首饰视为雕刻品,首先要解决重量的问题。于是,我在金、银等这些传统的金属以外,选择了钛与珠宝的结合。钛的重量是同体积黄金的5份1,且延伸性极强。磨光后能形成不同程度的亮感,亦可造成不同的颜色。于是,我惊讶地发现,对于高端珠宝来说,钛是一个丰富的泉源。我花了多年的时间,将铸造钛的种种技术困难解决。去年,我在一个公开讲座上与行内人士分享有关的心得,公开了钛金属的铸造技术,而今年的香港珠宝展上,就出现了大量的以钛金属创作的作品。

       笔者:您曾经说到创作作品时是“天工开物,在乎一心”,要“心如明镜”,“ 以一个婴儿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”,我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要达到这个境界都很难,您是如何做到的呢?

        陈世英:一切都要从爱心开始。要爱天地万物,这是大道之门,亦是智慧之门。所以爱需要修练的,当你充满爱心时,不论面对任何处境,都能从容面对,譬如是看见别人的不足,也能接纳和包容;看见美好的东西,例如花草的漂亮,就能善待之。能保持开朗的心境,就能心如明镜,如大海一样,就能海纳四川,眼睛如婴儿般单纯,洞察世间的一切。

        笔者:对于您的作品,一般市面上是很难看到的,特别是像在内地,只有通过博物馆才能看到。比如前段时间您在宁波和北京都有和博物馆合作进行作品展示,那么您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来跟博物馆进行合作的呢?

        陈世英:「珠宝走进博物馆」是我近年的心愿。珠宝给人的印象就是奢侈品,是有钱人的玩意。但对我来说,珠宝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表征。几千年前,人类已开始收集不同种类的宝石,制作成配饰戴在身上,因为他们相信七彩夺目的宝石蕴含着天地的灵气,是上天与人沟通的媒介。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,人类对珠宝的热爱不但没有减退,这甚至成为人类精神文明极致的表现,因为这结合了科技、工艺、精神文明于一身,把人类的文明与大自然中最宝贵的物质结合起来,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力求完美。故此,我十分希望能与群众分享这门艺术,让更多朋友可以与我的珠宝创作沟通,感受这一份美、分享这一份喜悦。而事实上,在博物馆展出期间,我得到很多响应,激发我更多的创作灵感。


--   |  |  |  | 联系方式 | 帮助中心 --
客服电话:0575-87020951 87026072   联系信箱:[email protected]
中国珍珠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号  Copyright CNPEARL.NET all right reserved.